風水祖師 天賦奇才——郭璞先師
(文/楊懿人)
郭璞(276年-324年),字景純。河東郡聞喜縣(今山西聞喜)人 。兩晉時期著名文學家、訓詁學家、風水學者,建平太守郭瑗之子。郭璞自少博學多識,又隨河東郭公學習卜筮。永嘉之亂時,避亂南下,被宣城太守殷祐及王導征辟為參軍。晉元帝時拜著作佐郎,與王隱共撰《晉史》。后為大將軍王敦記室參軍,以卜筮不吉勸阻王敦謀反而遇害。王敦之亂平定后,追贈弘農太守。宋徽宗時追封聞喜伯 ,元順帝時加封靈應侯。
郭璞好古文、奇字,精天文、歷算、卜筮,長于賦文,尤以“游仙詩”名重當世?!对娖贰贩Q其“始變永嘉平淡之體,故稱中興第一”,《文心雕龍》也說:“景純仙篇,挺拔而俊矣”。曾為《爾雅》《方言》《山海經》《穆天子傳》《葬經》作注,傳于世,明人有輯本《郭弘農集》。
郭璞乃晉代天賦奇才,出生官宦詩書之家,其父其子皆官至太守,而他滿腹經綸不得志,終因筮諫招致殺身之禍,其年48歲。作為一個從易者,除了深切的惋惜和觸動,悉知天數不可違,同時更能走進他的內心世界,從而還原一個有血有肉的先賢—郭璞。
受家庭熏陶,郭璞自幼對古文辭賦、天文歷數、陰陽卜筮用功至深,不僅為《爾雅》、《山海經》、《穆天子傳》、《楚辭》、《周易》作注,還開創(chuàng)了游仙詩、山水賦、訓詁學之先河,同時集歷代地理風水學之大成著《葬書》,更被后世敬奉為風水先師。
《葬書》洋洋灑灑近兩千言,卻文采斐然,理法精妙,絕非等閑可為之。
葬地之說起源于漢初,盛傳于東漢之后,其中以郭璞之著最為著名,據《晉書·郭璞傳》記載,郭璞師從河東郭公,傳授《青囊中書》九卷,于是精通天文五行卜筮之術?!短浦尽?、《宋志》皆載有《葬書》之說,宋始之后,托名之作爭相粉飾,有二十篇之多,南宋著名易學風水家蔡元定刪減12篇,存其8篇,至元代經學家吳澄再度進行編類疏理。
后世風水術分為兩宗,一是宗廟之法,盛行于福建浙江一帶,以星卦理氣為主。二是江西之法,以著名風水學家楊筠松為代表的巒頭形勢派,即定位立向配合龍穴砂水向而論。兩宗之說雖各有別,但都尊奉郭璞為風水之鼻祖。
據上,古時大家飽讀詩書,文化底蘊深厚,人生追求卓越,思想價值永恒。在旁人眼里看來,郭璞既才華橫溢,探策定數,考往知來,精于葬法,竟為何落得如此下場?
我個人的看法是:
一、先天基因,其父影響。其父郭瑗常常對頂頭上司“辯駁糾正”,以公正端方著稱??芍钡臑槿?。
二、正義直言,死而無憾。西晉末年,其任荊州將軍王敦參軍,王敦欲謀反,請郭璞卜筮吉兇,郭璞曰“無成”,王敦盛怒,遂即被殺。王敦叛亂不到兩月戰(zhàn)敗,憤惋而死。
三、千古流芳,風水鼻祖。324年,王敦之亂平定,朝廷追贈郭璞為弘農太守。宋徽宗1109年,因其成就被追封為聞喜伯。元順帝1337年加封靈應侯。
四、風水學說是我國古代先民遺留的寶貴文化遺產,值得我們去潛心研習和實踐。同時,無可諱言,風水行業(yè)確實太亂了,試問文言一竅不通、不倡德行之人,如何能執(zhí)掌其術造福于人?不嚴謹治學,如何能領略風水真諦? 加油吧,易學君!